南宋淳熙二年,三十五岁的辛弃疾在赣州驻足,挥毫写下一首饱含深情的《菩萨蛮》。这首词以《诗经》、《离骚》般的比兴手法,用清扬婉丽的词句,道出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的热切心声,以及对失去国土的沉重追怀。
全词赏析
《菩萨蛮·题江西造口壁》——南宋·辛弃疾
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 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
词作中的“郁孤台”三字,既是一个地名,也奠定了全词伤感的叙事基调,令人一望生愁。其中“中间多少行人泪”,据南宋《鹤林玉露》记载,讲述了隆祐太后被金人追赶、连夜渡江逃亡的故事。
建炎三年,金人南侵,隆祐太后与宋高宗分头逃避。经过两个月的逃亡,隆祐太后到达造口,身边只剩下不足百人的随从。她不得不放弃乘坐的龙舟,选择坐在农夫的肩舆逃命。这一幕,成为了词中“中间多少行人泪”的典故来源。
词中的“西北望长安”,其实望的并非长安。长安在宋代以前,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,所以这里的长安指的是故都,也就是代指北宋都城汴京。与辛弃疾同时代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,偏爱写“遗民泪尽胡尘里,南望王师又一年”,而辛弃疾则写南宋人民渴望重返北面的故都。
词的最后两句“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”,以现实为结尾,表达了辛弃疾内心的忧愤与无奈。面对浩荡的江水,他内心只恨不能即刻渡江,与金人一决生死,但耳边却响起了鹧鸪鸟的叫声:行不得也,哥哥!
隆祐太后传奇
隆祐太后,即宋哲宗的原配昭慈圣献皇后,也是人们常说的孟皇后,是宋徽宗的嫂嫂。她出身官宦世家,十六岁被宋哲宗的祖母指婚给宋哲宗。由于宋哲宗倾心于刘婕妤,她曾两度被废黜,但都被其婆婆向太后恢复名份。
在靖康之变中,孟皇后因被废黜多时,侥幸逃脱。建炎三年,金人南侵,孟太后与宋高宗分头逃亡。她最终到达造口,被金兵追赶,身边随从不足百人,不得不乔装成农妇逃跑。这一经历,成为了词中“中间多少行人泪”的典故来源。
结语
辛弃疾的这首《菩萨蛮》,虽然用语浅显,却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典故,且都与词的内容紧密结合。词中的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一句,暗用了李后主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的名句,替孟太后及所有宋人作了代言。辛弃疾通过此词,展现了其北伐复国的壮志雄心,被梁启超赞为“神行外溢,潜气内转”、“大声镗鞳,前所未有”。
此词堪称词中瑰宝,可与李白杜甫之佳作媲美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天时诺进市场顾问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辛弃疾俯瞰江水,写一首《菩萨蛮》,堪称词中瑰宝,媲美李白杜甫 》